本月初,Stellantis集團“Dare Forward 2030”戰略規劃發布。由于首席執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對中國市場“著墨不多”,便在一些自媒體中間引起一陣“群嘲”:“‘戰略性’放棄中國市場”,“沒有給中國市場留出多少空間”,甚至是“不帶中國市場玩”了……畢竟Stellantis集團在中國還有東風、廣汽等合作伙伴,有極富Jeep情節或喜愛“凡爾賽”的眾多消費者。
進入2022年,有關合資車企外資股比限制取消后,Stellantis集團立刻表現出積極的一面。1月27日,Stellantis集團宣布,計劃將廣汽菲克的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75%。并稱廣汽集團與Stellantis已同意交易的相關手續,但仍需監管部門批準。
就在當晚,廣汽集團發表聲明稱:從Stellantis官網獲悉其關于廣汽菲克股權調整事宜的發布,“此發布行為未經我方認可,廣汽集團對此深表遺憾”。
次日(1月28日),廣汽集團的公告繼續“補刀”:近年來,由于廣汽菲克在經營上存在較大困難,合資雙方股東就其合資合作經營以及廣汽菲克振興計劃進行了深入溝通與磋商。目前,雙方尚未簽署廣汽菲克股權調整的正式協議。
那么,到底是Stellantis集團因股比放開后,自己的一廂情愿造成自擺烏龍,還是與合作伙伴溝通不暢導致慘遭打臉?
Stellantis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悲情故事
對于Stellantis集團,或許還有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只要提及標致-雪鐵龍(PSA),提及菲亞特-克萊斯勒(FCA),恐怕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其實,Stellantis集團正是PSA與FCA的“合體”。
2019年12月,FCA和PSA正式合并。當時,年銷量約870萬輛的Stellantis集團,是僅次于大眾(1097萬輛)、豐田(1074萬輛)和雷諾日產三菱(1016萬輛),位列全球第四的汽車制造商,其合并收入近1700億歐元(約1.33萬億元人民幣)。
當然,在中國市場提及PSA和FCA,人們自然就會想到標致、雪鐵龍、DS,還有Jeep、克萊斯勒、菲亞特,甚至是歐寶,但Stellantis集團旗下眾多品牌幾乎無一例外地敗走麥城,個個都是悲情故事。
對于中國市場,Stellantis集團“非不為也,實不能也”!幾個數據或許可以說明。
三分之二——上世紀80年代初,在中國汽車產業第一波合資浪潮中,3家整車合資項目中的兩個:北京吉普、廣州標致分別來自克萊斯勒(前身是美國汽車公司,后被克萊斯勒兼并)和PSA,且北京吉普還是第一家中外整車合資企業。
二分之一——上世紀80年代中,在國家規劃的“三大三小”轎車項目中,神龍汽車、北京吉普和廣州標致,分別來自PSA或克萊斯勒,占6個整車項目的半壁江山。
此外,在中國“入世”前后,菲亞特也先于多個韓日汽車企業,與南汽合資合作進入中國市場。
2011年,標致-雪鐵龍旗下DS品牌通過與長安集團合資進入中國市場。
One Jeep與“標致與雪鐵龍間的競賽”
截至目前,Stellantis集團在華尚有三塊業務:神龍汽車公司的標致、雪鐵龍品牌;廣汽菲克汽車公司的JEEP品牌;以及該集團自行運營的DS品牌。
此番,在Stellantis集團戰略當中,唐唯實重申了與廣汽集團達成一致,在政府批準下將在合資企業中的股份從50%提升至75%,并對廣汽菲克采取“One Jeep”戰略。
同時,Stellantis方面并未確認坊間傳聞的有關神龍公司股比調整計劃,但明確了Stellantis集團與東風集團將對神龍公司雪鐵龍、標致實行“分治”:標致品牌由Stellantis集團主導,而雪鐵龍品牌則由東風集團主導。
此前,由中方主導的雪鐵龍品牌已經初見成效。2021年,神龍汽車公司產銷量都重返10萬輛以上,同比增幅均翻番??梢灶A見的是,在Stellantis集團的戰略下,未來的神龍公司內部或將進行一場兩個品牌的“競賽”:標致VS雪鐵龍。顯然,標致或雪鐵龍,無論誰能勝出,都是PSA和Stellantis集團的成功,也必將增強其在中國市場的實力。
由此可見,Stellantis集團的中國戰略還是比較貼合實際的,也如同唐唯實的中文名字:唯實。
還是在近3年前的上海車展期間,身為PSA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讓“PSA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并取得成功”的唐唯實向中國記者一再表示,“我想強調簡單明確的第一點就是,PSA集團是絕對不會放棄中國市場的,這是非常明確的?!毕嘈乓呀洆蜸tellantis集團首席執行官的唐唯實,對Stellantis集團也是如此期待,只不過要付出的努力會更多。(車訊網 張宇星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