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各大廠商膽戰心驚的“315”時刻。去年的“315晚會”,汽車市場福特、英菲尼迪兩大車企榜上有名,“萬眾期待”的特斯拉并沒有如消費者所愿登榜。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今年最該上315的車型。
理想ONE
都說“人怕出名豬怕壯”,網紅新車理想ONE過去銷量冷清的時候,無人搭理,自從去年銷量火起來之后,各種負面隨之而來。
這倒不是競品們擠兌,而是理想自己“送人頭”。
最早要追溯到理想ONE斷軸事件,一波騷操作,以“升級”之事行“召回”之實,暗度陳倉惹怒了消費者;風波平息后,直營店銷售又欺詐用戶,隱瞞2021款理想ONE上市信息,來清理庫存,惹得老車主罵聲一片;
最為關鍵還是質量,在易車的10萬公里長測拆解實驗中,理想ONE 1.2T發動機滲油、生銹、積碳,才跑了10萬公里就快成了“易損件”;加上最近理想ONE挑戰成佛坡的失利,都為這款售價高達33.8萬的新能源SUV質量和品質打上了問號。
威馬EX5
最近威馬EX5車主又和威馬汽車對簿公堂了。
173位車主向威馬發出聯名律師函,要求威馬停止虛假宣傳。理由是威馬以“免費檢查車輛及贈送200元京東卡”為誘餌驅使車主到店,實則卻是通過OTA遠程升級悄悄“鎖電”。
這都2022年,竟然還有車企行如此掉價之事。
可能有消費者對“鎖電”不懂,說白了就是為了守住安全性,車企通過OTA升級限制單體電池最高電壓,結果就是一臺綜合續航400km+的電車,有用戶反饋實際續航直接打4折,僅有160-180km左右,這誰能受得了?
對于威馬來說,偷偷鎖電絕非質量或者安全問題的孤例,在此之前自燃、起火,電芯存在雜質等問題頻頻發生,威馬的口碑直線下滑,銷量也從新勢力三強直接跌落到五名開外,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而今年威馬很有可能在315跌一個大跟頭。
特斯拉Model 3
每每臨近315,特斯拉總要來一波緊急公關。
今年的“緊急”是召回,去年12月31日,特斯拉踩著跨年的節點召回了19萬臺Model 3;2月18日,特斯拉又召回國產Model 3(12003輛)和Model Y(14044輛)電動汽車,共計26047輛。
事實上,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自動駕駛失靈、剎車失靈并沒有根本解決,在車質網的投訴榜單上仍可以看到有用戶投訴Model 3的制動系統問題,而且還衍生出安全輔助系統故障、車燈不亮、氣囊未彈開等新問題??梢?,質量和品控依然是懸浮在特斯拉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對于特斯拉而言,究竟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還是恃寵而驕再逃一劫,今年315見分曉。
奔馳EQC
中國市場的“召回一哥”奔馳,最近不僅是緊急召回GLC、E級等燃油車,連電車EQC也未能幸免。
有意思的是奔馳召回了自2018年11月30日至2021年12月15日期間生產的部分EQC電動汽車,共計10104輛,這幾乎是EQC在華的所有銷售量。至于原因,主要是車輛電動驅動模塊內的冷卻系統可能存在密封不足,導致冷卻液滲漏,極端條件下,存在安全隱患。
有客戶反應,提車不到9個月,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就徹底出現趴窩。去年底就有車主接二連三反饋,廠家卻置之不理,直到1月的一份車主聯合聲明才讓這個問題得到重視。
最可氣的是,盡管奔馳發布了召回通告,但是號回要8月15日才開始生效,這段時間車主們所產生的交通成本又該找誰訴苦?
對于奔馳而言,電動化本就落后新勢力,和寶馬也有一定差距,現在早期的“油改電”產品又接連出事,汽車發明者可千萬別在電氣化翻車了。
廣汽豐田iA5
試想一下,一臺原本零百8-9秒的電車,現在要接近10秒才能完成零百加速,一臺續航500km+的電動車實際續航縮水超三分之一,你會咋想?
去年,數百位廣汽豐田iA5車主就經歷了類似的困擾:動力下降、續航驟減、補能變慢,所有的問題和威馬EX5一樣都是在廠商偷偷“鎖電”之后發生的。對于廣汽豐田iA5的用戶們來說,這無異于一場欺詐行為。
作為全球銷量第一的車企,豐田在燃油車、混合動力領域的實力毋庸置疑,但近年來關于新能源、電氣化,尤其是電動車市場,豐田已經被特斯拉、蔚來等新勢力,乃至大眾甩開了一大截,目前除了油改電的奕澤/C-HR,就只有一臺掛著廣汽標的iA5。如今,iA5又出師不利,這無疑又給豐田的電動化戰略蒙上了一層陰影。